302015Oct

习近平主席访英参观上海交大校友杨广中实验室

当地时间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参观英国第一大对华学术研究合作伙伴——帝国理工学院。此次参观是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超级国事访问”中的重要一站,也是本次访英的重要目的,即推动中英之间在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

该校哈姆林研究中心,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会士、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1982级校友杨广中向习近平介绍了帝国理工学院在医疗机器人研究上的最新成果,展示了拥有集成成像技术和传感器等智能仪表的机器人在微整形手术中的巨大作用,汇报他正在与上海交大合作。目前,杨广中正在推进英国帝国理工与上海交大在机器人方面建立联合研究院,将服务于智慧城市。参观哈姆林中心期间,习近平观摩了医用机器人、机器人微创手术展示,并了解该中心对华合作情况,还戴上3D眼镜观看医疗设备的展示。

杨广中于1982年以优异成绩考取上海交大自动化系,四年本科学习全优,1986年考取上海交大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并于1987年获得奖学金被选派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留学,获博士学位、IEEE Fellow。他是帝国理工学院皇家协会/沃夫逊医学图像计算实验室主任兼创始人、沃夫逊外科技术实验室创始人之一、帝国理工学院图像科学中心主席,主要研究方向是医疗成像技术、传感技术和机器人。在成像方面,他利用了磁共振相位对比速度成像和计算机建模技术;在机器人领域,他创性地提出了机器人传感对接的概念,让人们对于电机的认识和对机器人的理解产生了重大改变。

杨广中长期以来心系母校,时刻关注并帮助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曾多次返校与师生讲学交流、与母校领导会面。2011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全英校友会在剑桥举行成立仪式,杨广中当选首任会长,并表示将带领全英校友会秉承母校“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植根交大,叶繁英伦。2015年3月,杨广中受聘上海交大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并做客第59期大师讲坛分享机器人领域前沿发展情况。

(转自上海交通大学新闻网)

Read More
152015Oct

戴建生教授获美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终身成就奖”

AwardReception_2

2015年8月,在波士顿举行的第39届美国机械工程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ASME)机构学与机器人学大会上,交大杰出校友、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机构学及机器人学主任教授戴建生博士,被授予“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终身成就奖”(Mechanisms and Robotics Award)。该奖被授予给世界范围内在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领域有突出终身贡献的著名学者,自1974年该奖项成立以来,仅26位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获得过该奖项,包括多位著名机器人学专家如 Hartenberg,Crossley,Gosselin, Vijay Kumar,Chirikjian与多位著名机构学专家如 Freudenstein,Hunt,Duffy,Howell,McCarthy。戴建生教授是获得本奖项的第27位,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英国教授,也是继美国著名华人教授 AT Yang 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人教授。

戴建生教授于1982年和1984年分别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1993年博士毕业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后,曾在联合利华研发部门工作,承担一些与荷兰和日本的研究机构合作的项目。1999年戴建生教授加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继续他在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领域的研究。戴建生教授发表了超过400篇经同行评议的论文、4部专著(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0318#con),并多次获得最佳期刊论文奖和最佳会议论文奖。戴教授于2015年获ASME机构学与机器人学终身成就奖。

戴教授的研究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评奖委员会的权威专家评估中提到,戴建生教授是机构学和机器人学领域中许多研究方向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开拓了可重构机构及其子领域变胞机构。作为可重构机构世界领军人物与奠基人以及可重构机构机器人学系列国际会议发起人,戴教授对这一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不仅本人在机构理论与设计领域取得了诸多不凡成就,也在领导和应用可重构机构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该奖项在如下四方面盛赞了戴教授逾25年研究工作与贡献:(1)变胞机构、可重构机构与可重构机器人;(2)Origami(艺术折纸)机构、机器人与跨学科研究;(3)旋量代数与旋量系理论;(4)ASME 学会领引与组织工作。

AwardReception奖牌

2006年,戴教授当选英国机械工程师院 Fellow(Fellow of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