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交大全英校友论坛暨迎新会成功举办
正值上海交通大学全英校友会成立十周年之际,2021年11月27日下午,全英校友论坛暨迎新会通过网络会议平台成功举办。全英校友会是全体旅英交大人的港湾、也是旅英校友和母校联系的纽带,始终致力于促进各界校友同母校的交流与合作。今秋疫情依然肆虐,挡不住近 70 名交大人怀揣梦想前往英国学习、工作。一代代新老交大人正是凭借着“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的精神,在英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拼搏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通过网络会议平台,新老交大人继续发扬在英校友会交流与传承的精神,情系季延、同创未来。
此次活动很荣幸地得到了中国驻英大使馆教育处的支持,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夏建辉参赞在会上致开幕辞。夏参赞代表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对新来到英国的交大同学表示祝贺。由于疫情特殊时期,夏建辉参赞也鼓励同学们在学业之余思考国际问题,社会问题,以及深层次的文化问题,在肯定了“交大在英校友会”工作的同时,也寄望“交大在英校友会”继续发挥资源,品牌,平台和学术优势。
随后,本次活动特邀嘉宾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与全球化教授项兵教授做精彩演讲,发人深省,赢得观众广泛共鸣。项兵教授从大变局及全球视野出发,浅谈了关于共同富裕的观察与思考。探讨了想实现共同富裕的几大“坎”包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跻身发达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只有少数实现共同富裕的情况。并面向未来的共同富裕模式进行了展望,强调了社会创新的的重要性。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机构学与机器人学首席教授戴建生院士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全英校友会会长团代表出席本次论坛并发表演讲。戴院士追忆了自己在交大的学生时代,分享了多位室友同学的故事,一路讲述了自己奠基交大、奋搏英伦、学成奉献的心路历程,并介绍了自己的几部数学相关的中文著作并谈及了创办的IEEE/ASME 国际可重构机构与机器人系列大会。戴院士建议交大校友们保持自信,在英国要注重自己英语水平的提升、勇于交流。留英交大学子定会牢记戴院士的谆谆教诲、以戴院士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在各行各业做出成绩,续写交大荣光。
随后,全英校友会秘书长、布里斯托大学姜政教授代表全英校友会及其理事会对参会的嘉宾及校友表示感谢。姜教授分享了他的个人发展经历以及其在布里斯托大学的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应用及团队,希望这些经验能给来英的校友们带来一些帮助。姜教授同时回顾了上海交大全英校友会的创办历史,十多年前他和几位剑桥的校友共同建立了上海交大剑桥校友会,就在那时创办上海交大全英校友会的想法也开始萌芽。直至2011年11月27日,全英校友会在剑桥正式成立,时任上海交大校长张杰院士也出席见证了这一时刻。姜教授也为新老校友们介绍了全英校友会这“十年”的光辉历程以及全英校友会之前举办的各种活动。
听完特邀嘉宾们的精彩报告,参会校友们移步至Gather.Town主会场,开始新老校友之间的互动。首选开始的是学界嘉宾论坛,论坛由2016届硕士校友马骏博士主持。马骏博士向论坛嘉宾1999届本科校友张晨迪博士、2003届本科校友杜欣立博士和2004届本科校友吴卫平博士抛出了事先收集的、有志在学术界发展校友们的问题,比如当初为什么选择攻读博士学位、开启学术生涯的。每位嘉宾都依次发表了自己看法和建议。”交大留英校友们在业界做出亮眼成绩的校友也有很多。业界校友论坛由2001届本科校友李振海博士主持,论坛嘉宾有1985届本科、1987届硕士校友刘晓梅女士,2006届硕士校友吴端博士,2008届本科校友周佳仪先生,2013届本科校友傅之东先生,2015届本科校友鲁淏天先生。在简要介绍完自己的业界经历后,各位嘉宾围绕创业、择业就业、如何在学生生涯做好职业规划以及热情校友们提出的其他问题展开了积极的讨论。
校友论坛的最后,全英校友会执行秘书长、剑桥大学CCISTC中心执行主任周锐刚博士致闭幕词。周博士对各位嘉宾们以及旅英交大人的热情参与,以及本次活动的志愿组织工作者在筹办本次活动中的辛勤付出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最后,周博士邀请各位新老校友扫码加入各地的交大校友群,更好的去联结、去交流。
校友论坛结束以后,许多校友仍意犹未尽,留在在Gather平台继续交流。
主持人:刘厚志
会务组:郝鲁宁、董简华
活动总策划:江雨
撰稿| 董简华 江雨
编辑 | 董简华
审阅 | 周锐刚